经过40余年临床应用与不断发展,引导骨组织再生术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 已被证明是一种可靠的牙槽骨骨增量技术。GBR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是充足的血供和稳定的环境。但现有GBR技术都是在“以血供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下进行的,缺乏对稳定要素重要性的重视。我们通过文献阅读及系列临床试验,提出“以稳定为核心”的牙槽骨修复重建理念。基于新理念,创建了以单纯人工骨粉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的治疗新术式,革新了国际上必须用自体骨修复骨缺损的治疗理念。本文将从GBR技术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寻找稳定的重要性,结合现有骨再生理论,详细阐述“以稳定为核心”的牙槽骨修复重建治疗新技术。
目的:探究低氧条件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通过调控Rac1对细胞骨架的影响及其调节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变化的作用。方法:利用氯化钴(cobalt dichloride,CoCl2)刺激小鼠单核细胞系RAW264.7建立体外低氧破骨细胞培养体系。采用sRANKL条件培养液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利用CoCl2模拟低氧环境刺激细胞,7 d后行TRAP染色;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低氧下破骨细胞表达HIF-1α、Rac1及破骨细胞相关表面标志物与封闭带的情况;同时检测HIF-1α条件性敲除细胞株RAW264.7及Rac1活性抑制剂对相同条件下破骨细胞相关基因和封闭带的影响。结果:低氧环境可促使RAW264.7诱导形成的破骨细胞体积增大、骨吸收能力增强(P<0.01)。低氧组破骨细胞表达的Rac1 mRNA水平升高,且封闭带表达显著(P<0.001)。HIF-1α KO RAW264.7细胞诱导形成破骨细胞体积减小,HIF-1α表达显著降低,Rac1也随之降低(P<0.001);同时,抑制剂组诱导生成的破骨细胞体积减小,HIF-1α表达保持不变,封闭带形成异常(P<0.01)。结论:小鼠单核细胞系RAW264.7在低氧环境下可通过HIF-1α调控Rac1来影响其所形成的破骨细胞细胞骨架,进而改变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
目的:构建一种稳定高效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向软骨中胚层方向分化的培养方法,初步探究hiPSCs来源的软骨用于关节软骨再生的可能。方法:通过模拟体内发育过程和三维(three dimensions,3D)悬浮培养体系,逐步诱导hiPSCs向软骨中胚层和成熟的软骨组织分化;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整个培养过程中多能干性、中胚层及软骨相关基因和蛋白的动态变化;最后利用裸鼠皮下模型研究hiPSCs软骨球软骨表型的稳定性及成瘤性。结果:通过模拟体内发育过程,成功逐步诱导hiPSCs向软骨中胚层方向分化,最终分化为成熟的软骨组织。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种稳定高效诱导hiPSCs向软骨中胚层方向分化的培养体系,为探究hiPSCs介导的软骨组织发育和再生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
目的:建立稳定的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模型,探究特立帕肽对MRONJ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0月龄SD大鼠,经尾静脉注射唑来膦酸(80 μg/kg),每周1次,持续7周,第8周拔除右上颌第一、第二磨牙。拔牙术后8周,观察大鼠颌骨坏死情况。将颌骨坏死建模成功的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和特立帕肽(60 μg/kg,每周3次)皮下注射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测、micro-CT检测,评价特立帕肽对MRONJ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大鼠颌骨坏死未见愈合,且坏死程度加重;micro-CT 影像见颌骨纹理紊乱,边缘粗糙,死骨形成,骨破坏区与鼻旁窦相通。实验组见大鼠拔牙创逐渐缩小,67%的大鼠拔牙创完全愈合;micro-CT影像见拔牙创内新骨形成,牙槽骨愈合征象。结论:特立帕肽对大鼠MRONJ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姜黄素介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外泌体对ACC-M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 µmmol/L的姜黄素与人BMSCs共培养72 h后,分离外泌体并进行鉴定,将外泌体与ACC-M细胞进行共培养,并将ACC-M细胞分为control组(正常培养)、BMSC-Exo组(未经姜黄素处理的BMSCs外泌体与ACC-M细胞共培养)、Cur-BMSC-Exo组(经姜黄素处理的BMSCs外泌体与ACC-M细胞共培养)及Cur组(经7.5 µmmol/L的姜黄素处理细胞);培养48 h后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外泌体肿瘤易感基因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CD63、CD9和重组人钙连蛋白(calnexin,CANX)及ACC-M细胞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蛋白表达情况;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ACC-M细胞存活率;使用transwell实验检测ACC-M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ACC-M细胞TGF-β1和ERK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和BMSC-Exo组比较,Cur-BMSC-Exo组和Cur组的细胞活力、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及N-cadherin、vimentin、TGF-β1和ERK 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Cur-BMSC-Exo组比较,Cur组细胞活力、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及N-cadherin、vimentin、TGF-β1和ERK 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而E-cadheri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BMSCs分泌的外泌体可作为姜黄素的载体,抑制ACC-M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调控TGF-β1/ERK信号通路。
目的:探讨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浸润深度(depth of invasion,DOI)对预测淋巴结转移与评价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为早期OSCC患者的数据,分别评估病理DOI和淋巴结转移2个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预测OSC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DOI界值,同时比较不同DOI分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及生存曲线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4例早期OSCC患者,中位随访年龄约66岁,中位随访时间约为35.5个月,其中18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平均DOI为6.09 mm,而其余受试者平均DOI为3.61 mm(P<0.05)。ROC曲线的AUC为0.86,最佳DOI界值为4.41 mm(敏感度78%,特异度84%)。当DOI>4.41 mm时,OSC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率较高(14.89% vs 4.25%,P<0.05),中位生存期降低(41.4个月vs 52.6个月;HR=1.80,95%CI=0.88~3.69,P=0.10)。结论:DOI较大时,早期OSCC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但患者生存预后未见明显下降,提示该指标尚不能成为预测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软件评估正颌手术术后髁突变化的有效性及骨性Ⅲ类错畸形双颌术后髁突三维变化及骨质重塑的情况。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T0)、术后2周(T1)、术后6个月(T2)拍摄螺旋CT,通过Proplan CMF、mimics等三维重建软件行头颅模型重建、标点、计算,明确双侧髁突在三维方向上的角度、位移变化及髁突上表面的骨质改建情况,分析下颌后退程度与双侧髁突的旋转及位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左侧髁突术后2周较术前表现为向后、上位移,在术后恢复时期(T1—T2),左侧髁突向外、下位移,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T0—T2),左侧髁突整体向外、向后、向下位移;右侧髁突术后2周较术前表现为向外、向后、向上位移,术后恢复期间(T1—T2),髁突在冠状面上继续向下位移,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整体向后位移。左侧髁突在T0—T1期间出现向后、外、上旋转,术后恢复期(T1—T2)髁突长轴在冠状面及矢状面表现为一定的恢复,术后6个月相比术前仍然表现为向后、向外、向上旋转;右侧髁突术后向外、前、下旋转,术后恢复期(T1—T2)在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均有向原有方向恢复的趋势,术后整体(T0—T2)表现为向外、后、上旋转。术后髁突的骨质吸收主要在前内侧区,骨质生成主要在后内侧区。下颌的后退程度(B0-B1)与左侧髁突外极点T0与T2之间在冠状面之间的距离(MPLZ0-2)、右侧髁突外极点T0与T1之间在水平面之间的距离(MPRX0-1)、右侧髁突外极点T1与T2之间在水平面之间的距离(MPRX1-2)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强相关关系。结论:三维重建软件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正颌术后髁突变化方面的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双侧髁突术后出现旋转及位移,双侧髁突术后的旋转、位移及骨质重塑并不一致,同时下颌的后退程度与髁突的位移之间存在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颌面部外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提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300例颌面部外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详细信息及病史,记录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对其发生可能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300例行颌面部外伤手术的高龄患者中,40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3.33%。下呼吸道感染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4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3株,占27.66%;革兰氏阴性菌31株,占65.96%;真菌3株,占6.38%。多因素临床分析表明,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伤口有无污染物、术后拔管时间、术后6 h内有无呕吐、既往有慢性呼吸系统感染病史等因素均为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原因及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伤口有无污染物、术后拔管时间、术后6 h内呕吐等为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患者颌面部外伤手术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危险因素多;针对可能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临床应提前干预,积极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口咽癌同期行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的麻醉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口咽癌同期行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患者的32例围手术期麻醉资料,术中连续监测心率(heart rate,HR)、有创动脉压(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IB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麻醉时间、出血量、围术期麻醉相关并发症。分别记录麻醉开始(T1)、手术开始(T2)、移植修复开始 (T3)、移植修复后(T4)和手术结束(T5)共5个时间节点的数值。结果:32例麻醉均顺利完成,麻醉时间为(490.84±15.04)min,出血量为(385.62±4.32)mL;T3时的IBP、CVP明显低于其他各节点,HR明显高于其他各节点(P<0.05);T4、T5 时的pH值低于其他节点,PaCO2高于其他节点(P<0.05);围术期无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口咽癌同期行皮瓣移植修复手术的麻醉血流动力学监测中,术中应重点监测麻醉时间、麻醉深度及出血量,并维持麻醉过程中的循环稳定及酸碱平衡。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是一类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复合物,可介导多种炎症性疾病。牙周致病菌可通过活化NLRP3炎性小体,调控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反应。本文对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常见病原菌活化NLRP3炎性小体的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探索CP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慢性牙周病。
神经鞘瘤(neurilemmoma)也称施万瘤(schwannoma),是一种起源于神经鞘膜施万细胞的良性肿瘤,头颈部神经鞘瘤占所有神经鞘瘤的25%~45%,而发生于颌下区的神经鞘瘤罕见。本文报告1例颌下区神经鞘瘤,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病因、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讨论。
含牙囊肿是一种常见的颌骨牙源性囊肿,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牙冠与缩余釉上皮之间囊液的积聚。含牙囊肿多见于青少年时期,男性多于女性,尤其好发于混合牙列,最常累及下颌前磨牙、下颌第三磨牙及上颌尖牙。近年来,一些治疗儿童颌骨囊肿的传统方法如囊肿刮除术等已较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比如开放填塞术、负压吸引术、开窗减压术等,辅以塞治器、袋形术、术后正畸治疗等方法。但自然开窗的病例甚少报道。本文报告1例自然开窗的儿童替牙期含牙囊肿,为青少年颌骨囊肿的治疗方案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