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2-28
  

  • 全选
    |
    专家论坛
  • 张富贵, 季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微血管化骨组织移植是颌骨肿瘤切除后颌骨重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传统游离骨肌皮瓣移植虽然即刻重建了颌骨,但需要6~18个月后才能完成牙列修复。牙列缺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随着“4P”医学时代的到来,对于手术的可预测性和个体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jaw-in-a-day)是目前完整颌骨重建的最高水平,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即在虚拟手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的支持下同期完成颌骨肿瘤切除、血管化骨肌皮瓣游离移植、牙种植体植入及临时义齿修复。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即刻重建了患者颌面部的形态与功能,体现了“以咬合为导向的修复重建”的理念;但其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流程、手术技巧与故障排除等亟待完善。

  • 基础研究
  • 张帅, 扈梓悦, 牛萍萍, 孙瑶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7-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发育过程中咀嚼力缺乏对小鼠下颌牙槽骨改建的影响,并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3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通过正常饮食(hard diet, HD)和软食(soft diet, SD)喂养1周和3周, 取小鼠下颌骨,应用micro-CT扫描及组织学染色法[HE染色、Goldner三色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对骨改建情况进行分析。选取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并提取RNA,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在骨改建中的变化情况。结果:喂养1周后,软食组小鼠根分叉区牙槽骨量即出现显著降低;喂养3周后,其骨量丢失进一步加重。组织学染色结果发现,软食组根方1/2区域牙槽骨矿化程度显著降低,矿化区域显著减少,且破骨活动显著增强。Hedgehog信号通路下游分子Smoothened(SMO)、Patched1(PTCH1)、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1, GLI1)表达上调。结论:下颌骨发育过程中,咀嚼刺激不足表现为牙槽骨量降低,Hedgehog通路相关分子SMO、PTCH1、GLI1、IFT88表达均上调,提示Hedgehog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赵毅杰, 苏俭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14-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不同管径TiO2纳米管对于小鼠C2C12成肌细胞增殖、铺展、黏附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阳极氧化的方法,用10、15、20 V电压制备3组不同管径的TiO2纳米管,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测得3组管径分别为25、50、100 nm。在各组样品表面接种C2C12成肌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SEM观察细胞形态,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观察不同管径TiO2纳米管对于小鼠C2C12成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管径TiO2纳米管均促进了C2C12成肌细胞的增殖,其中50 nm管径组效果最佳,100 nm管径组效果减弱。50 nm和100 nm管径组能伸展出更多的伪足和伪板,促进了细胞的黏附和铺展。50 nm管径组在3 d和7 d时均上调了Myog、Myh3和Myod1这类成肌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50 nm管径的TiO2纳米管能促进小鼠C2C12成肌细胞的增殖、铺展、黏附和分化。

  • 胡仲琳, 刘伟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19-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验证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amelogenesis imperfecta,AI)相关基因FAM83H突变(c.1354C>T, p.Gln452*)后的功能。方法:构建FAM83H突变(c.1354C>T, p.Gln452*)和空白对照野生型慢病毒载体;应用转染技术感染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T),对转染后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细胞中FAM83H信使RNA(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检测转染后的细胞中FAM83H蛋白细胞定位的改变。结果:慢病毒转染HEK293T细胞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FAM83H突变细胞中,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FAM83H突变后,胞内定位改变,主要在胞核表达,少量表达于细胞质,提示FAM83H胞内作用位点的改变可能导致釉质钙化不全。结论:突变FAM83H改变了其蛋白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为进一步理解FAM83H突变导致AI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 临床研究
  • 李思思, 赵坤明, 谭学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2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本研究通过延长颏下动脉穿支皮瓣(subment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SMAPF)血管蒂的3种方法修复口腔颌面部距供区较远的缺损,并对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2021年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就诊并收治,行同侧颏下动脉穿支皮瓣手术修复口腔及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15个病例。术中通过精细解剖并依次切断颏下动脉进入下颌舌骨肌的穿支、下颌下腺的穿支及切断下颌舌骨肌神经,记录利用上述3种方式行穿支皮瓣血管蒂延长术前后差值的数据。结果:皮瓣修复范围从口腔内至颌面部,大小为3.5 cm×6.0 cm~6.5 cm×16.0 cm。通过切断颏下动脉进入下颌舌骨肌的穿支后血管蒂可延长(0.9±0.2) cm,切断颏下动脉进入下颌下腺穿支后的血管蒂可延长(2.0±0.2) cm,切断下颌舌骨肌神经后血管蒂可延长(1.8±0.2) cm,血管蒂最长可延长5.5 cm。在2~25个月的随访中,15例患者的皮瓣均完全成活,血供较好,术后即刻及随访中无1例皮瓣出现供血不足、坏死或发生面神经功能障碍等供区并发症。结论:颏下动脉穿支皮瓣可以通过切断颏下动脉进入下颌舌骨肌的穿支、下颌下腺穿支及切断下颌舌骨肌神经进行血管蒂延长进而延长旋转半径来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该技术对于修复颌面部距供区远处的中小型缺损具有更多临床应用的选择性和指导意义。

  • 伍栋, 向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29-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统计cN0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患者Ⅱb区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探讨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 SND)时处理Ⅱb区域的必要性。方法:收集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14年1月—2015年7月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及原发灶手术治疗的cN0 OSCC患者的资料,共102例(102侧),并统计患者Ⅰ~Ⅳ区淋巴结转移情况,记录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3~5个月、1年、2年和5年的肩功能、生存质量[美国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UW-QOL questionnaire)]情况及转移情况。结果:90例行肩胛舌骨肌上颈淋巴结清扫术(supraomohyoid neck dissection, SOND),12例行Ⅰ~Ⅳ区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102例OSC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以Ⅰb、Ⅱa、Ⅲ区多见,Ⅱb和Ⅳ区少见。单独发生在Ⅱb区的转移淋巴结仅有1例患者。术后2周内,大多数患者存在轻度至中度的肩部不适,但无1例主述存在麻木感。术后1~5年,大多数患者的肩功能和生存质量均明显恢复(P<0.05),与术前水平相当(P>0.05)。结论:cN0 OSCC患者Ⅱb区的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在清扫过程中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尤其是当Ⅱa区无明显肿大淋巴结时,进行肩胛舌骨肌上淋巴结清扫术及Ⅰ~Ⅳ区的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时可酌情考虑不处理Ⅱb区,以减少术后出现肩部功能障碍的可能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回翔, 姜宇欣, 刘婷婷, 时旭恒, 王琪, 宋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34-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TPM1基因上游功能区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位点与中国北方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odromic orofacial clefts, NSOC)的关联。方法:通过对335个NSOC样本及572个健康对照样本外周血DNA的研究对目的位点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DNA测序、基因分型。利用PubMed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采集相关多态性位点基本信息。使用SHEsis在线软件、SPSS 20.0软件对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及单体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TPM1相关rs1873147、rs7179658和rs4775599完全连锁,rs1873147在唇腭裂(cleft lip and palate, CLP)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TPM1相关rs7179658、rs1873147和rs477559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NSOC可能存在关联。

  • 口腔种植学研究
  • 包立, 刘文娟, 张燕, 余优成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42-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比无牙颌患者行种植体支持整体桥架式修复及分段式修复的种植体成功率,并从咀嚼、发音、美观、舒适性、维护性方面对2种方式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徐汇区中心医院就诊的无牙颌患者38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研究组(n=19)和观察组(n=19)。研究组采用分段式修复,观察组采用整体桥架式修复。所有患者于修复后1个月、6个月、1年及2年时进行随访。结果:研究组及观察组种植体成功率分别为99.32%和98.68%,修复成功率为99.02%和98.64%。2组在咀嚼食物感受、发音方面未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义齿舒适度、维护性及美观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评价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结论:无牙颌患者种植体支持无论是采用分段式还是整体桥架式修复,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舒适度、美观效果及维护性方面,整体桥架式修复方式更好。

  • 临床总结
  • 唐圣斌, 李琴, 雷邓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46-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其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长沙市第四医院2011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方法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249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出现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2.85%,其中发生相关严重并发症27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0.563)、感染至就诊时间越长(OR=1.324)、累及间隙越多(OR=0.441)、呼吸困难(OR=1.715)、合并糖尿病(OR=2.261)、中性粒细胞计数>0.9×109/L(OR=1.505)、C-反应蛋白≥10 mg/mL(OR=2.231)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发生率较高,与年龄、感染至就诊时间、累及间隙情况 、呼吸困难、合并糖尿病、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等因素有高相关性,临床应针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干预和监护。

  • 陈岭, 郭斐, 于晓红, 尚将, 宋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5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在不同类型牙龈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34例牙龈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n=19)采用波长980 nm 的半导体激光治疗,并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瘤体照射或切除治疗,对照组(n=15)采用传统手术刀切除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术后患者无明显疼痛,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在观察期间内未发现明显的复发现象。结论:根据牙龈瘤临床表现的不同,运用不同模式的半导体激光进行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反应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沈达, 李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5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可吸收带线锚固钉与金属锚固钉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 ADDWoR)的短期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行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的40例(52侧)患者,使用钛合金金属锚固钉(A组,27侧)和可吸收带线锚固钉(B组,25侧)的患者各为20例。比较2组术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数据以评价关节盘复位的有效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患者最大张口度(maximal interincisal opening, MIO)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值的变化。结果:A组术后3个月时的MRI评价有效率为96.29%(26/27),MIO为(38.74±3.23) mm,VAS值为8.71±5.82,B组术后3个月时的MRI评价有效率为92.00%(23/25),MIO为(39.23±2.86) mm,VAS值为7.38±6.5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带线锚固钉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治疗ADDWoR是可靠有效的,与金属锚固钉相比,其植入的锚固钉具有可吸收、对影像学检查干扰较小的优点,但其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综述
  • 李心照, 康非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60-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破骨细胞作为骨代谢过程中唯一一个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其功能异常会引起骨代谢类疾病。细胞融合是破骨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对于破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列举一些在破骨细胞融合过程中的相关因子及其影响因素,阐明其在融合过程中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旨在为治疗破骨细胞相关的骨代谢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 朱晗懿, 石欢, 郑凌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64-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ortizing mediastinitis,DNM)是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重症并发症,最常见的病因为牙源性感染和咽部感染,当感染沿着颈部间隙扩散至纵隔时,临床表现为颌面部肿胀,颈胸部发红、肿胀,呼吸困难等。DN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目前,DNM的治疗尚无标准化的通用指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多为外科手术清创引流联合抗生素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NM诊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病例报告
  • 王彦梅, 刘鑫, 何家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1): 68-7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1例曾接受双肾移植,因右下颌磨牙缺失导致咀嚼功能受限,通过种植治疗恢复缺失牙的患者。经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制定治疗计划,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前、术后预防感染。治疗结束后患者缺失牙的功能和美观均得以恢复,随访2年,修复体行使功能良好,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稳定,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