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3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2-28
  

  • 全选
    |
    基础研究
  • 毛佳奕,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355-362.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Lmo7基因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ouse embryo osteoblast precursor cells,MC3T3-E1 cells)增殖、迁移及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并对其进行成骨诱导,在0、3、7、14 d时收样,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Lmo7的表达变化。利用慢病毒转染pLV-shLmo7获得稳定干扰Lmo7 表达的细胞株,并通过CCK-8实验、EdU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Lmo7对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法检测ALP的表达活性,通过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Osterix、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表达。结果:Lmo7基因在成骨诱导的过程中表达上调。成功构建了Lmo7干扰的稳转细胞株,其增殖活性显著提高,而迁移能力受到抑制。对其进行成骨诱导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Lmo7干扰稳转株的ALP染色较浅,成骨相关基因Runx2、Osterix、ALP、OCN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o7低表达后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下调Runx2、Osterix、ALP、OCN的表达能够抑制MC3T3-E1细胞体外成骨分化。

  • 王静璇, 刘红悦, 庄志征, 胡燕, 杨英顺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363-369.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抑制剂(BB-94)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系CAL27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0、0.125、0.25、0.5、1.0 μg/mL)BB-94培养液培养对数生长期CAL27细胞48 h,明胶酶谱实验分析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9的活性;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伤口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CAL27细胞凋亡、迁移及侵袭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PKB,又称Akt)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又称p-Akt)、MMP-9、波形蛋白 (vimentin,Vim)、神经钙黏素 (N-cadherin,N-cad)、上皮钙黏素 (E-cadherin,E-cad)表达情况。结果:CAL27细胞MMP-9相对活性、存活率、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PI3K和Akt 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PI3K、p-Akt、Vim、N-cad、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随BB-94作用浓度增大而降低(P<0.05),CAL27细胞凋亡率、E-cad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随BB-94作用浓度增大而升高(P<0.05)。结论:MMP-9抑制剂可抑制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恶性生物学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止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展有关。

  • 温从鹏, 童无忧, 陈旭卓, 赖林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370-378.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4-辛基衣康酸(4-octyl itaconate,4-OI)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颅骨溶解的影响。方法:使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4-OI对RAW 264.7巨噬细胞及小鼠原代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Ms)的细胞活性影响;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细胞免疫荧光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DCFH-DA)探究不同浓度(12.5 µmmol/L和50 µmmol/L)4-OI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使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探究4-OI对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构建LPS诱导的小鼠颅骨溶解模型,通过micro-CT和组织学切片评价4-OI对炎性骨溶解的治疗效果。结果:CCK-8结果显示,浓度在50 µmmol/L以下时,4-OI对RAW 264.7巨噬细胞及小鼠BMMs无明显细胞毒性;RT-qPCR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4-OI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TRAP染色结果显示,4-OI可有效抑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micro-CT和组织学切片结果显示,4-OI可有效缓解颅骨溶解周围的炎症反应及骨吸收程度。结论:4-OI可有效抑制炎性骨溶解,在口腔颌面部骨溶解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临床研究
  • 胡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379-384.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综合分析游离组织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后血管蒂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关键词为“pedicle ossification”“free flap”“maxillofacial ”,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的有关游离组织瓣血管蒂异位骨化的文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5篇,共计病例829例。影像学上可见的血管蒂异位骨化发生率约为11%;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约为2%。合并比值比显示,血管蒂异位骨化的发生与组织瓣类型有显著相关性(OR=14.01,95%CI=3.58~54.85,P<0.001),但其与性别(OR=1.63,95%CI=1.00~2.67,P=0.05)、重建部位(OR=0.90,95%CI=0.46~1.74,P>0.05)、是否做过放疗(OR=0.79,95%CI=0.52~1.22,P>0.05)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游离组织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后,影像学上可见的血管蒂异位骨化发生率约为11%,有临床症状的发生率约为2%。其发生主要与游离组织瓣的类型有关,多好发于游离腓骨瓣。

  • 张瑾, 程政, 闫小静, 雷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385-390.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感染危险因素,建立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568例2017年1月—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OSCC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组(386例)和验证组(18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应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级、合并糖尿病、气管切开和手术时长>260 min是OS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结果显示,χ2=8.529,P=0.384,模型拟合的准确度好。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该模型在建模组与验证组预测OS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感染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5和0.794。校准曲线提示该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年龄、ASA分级、糖尿病、气管切开和手术时长所构建的列线图能够较准确地预测OS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感染的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临床总结
  • 邵鹏, 葛殿奎, 赵奇韬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391-393.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根方骨开窗术在拔除低位断根中的应用。方法:制定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30例低位断根病例,采取根方骨开窗术拔除断根,记录取断根用时,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对比术前、术后患者牙槽嵴高度及宽度的保留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拔除断根,牙槽嵴高度及宽度保存较好。结论:根方骨开窗术是一种较好的拔除低位断根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胡莹莹, 张建华, 薛昌敖, 吴新, 张瑞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394-396.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抗凝剂的患者,行拔牙术的围手术期用药及安全性。方法:对南京市第一医院口腔科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拔除磨牙的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组(n=66例)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服用华法林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对照组(n=150例)为未使用抗凝药物使用者。2组患者在进行围手术期用药及止血处理后,比较其拔牙后出血及创口愈合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出血率、术后7 d拔牙创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服用抗凝剂后需要拔牙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既能保证围手术期的安全,又可预防因停药导致的并发症。

  • 管仪芳, 刘本忠, 尹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397-401.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的分型及定位拔除方法。方法:应用CBCT检查320例上颌切牙区高位埋伏多生牙,根据其与相邻中切牙的关系,可分为高位唇侧向、腭侧向、垂直向、水平向埋伏多生牙。测量不同类型多生牙冠部距唇侧、腭侧、鼻底的牙槽骨骨质厚度,比较其差异。根据分型及测量结果选择手术入路方式,包括唇侧入路、鼻底下入路与腭侧入路,并定位去骨位置及去骨量。结果:320例上颌中切牙区高位唇侧向、腭侧向、垂直向、水平向埋伏多生牙距唇侧、鼻底、腭侧的牙槽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唇侧入路101例、鼻底下入路29例、腭侧入路190例,术后无恒牙松动、坏死及创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CBCT检查高位埋伏多生牙,并将其分为高位唇侧向、腭侧向、垂直向、水平向这些类型,不同类型多生牙距唇侧、腭侧、鼻底的骨厚度有差异,由此确定手术入路及定位去骨位置可减少邻牙损伤及去骨量。

  • 综述
  • 周杨一帆, 唐燚, 别苗苗, 康非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402-405.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正畸治疗过程中,成年患者的部分牙齿移动极为缓慢甚至停滞。如何改善并加速此类正畸牙的移动已成为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外科手术辅助加速正畸治疗是临床上常用且疗效较为确切的方法。研究表明其主要机制是局部骨加速现象(regional acceleratory phenomenon,RAP),即骨组织和软组织受到刺激时发生的复杂生理反应。本文就RAP在外科手术加速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最新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 陈昌钰, 郑凌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406-409.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是一种进展迅速且危急的软组织感染,表现为筋膜和皮下组织的广泛坏死,最终导致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早期诊断和手术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NF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手段,希望对临床医生诊治坏死性筋膜炎有所帮助。

  • 病例报告
  • 马中凯, 马平川, 章杲威, 李泓霖, 李春洁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410-413.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脂肪瘤在临床上以躯干及四肢的近端多见,也可发生于口腔内。脂肪瘤根据其发生部位的解剖层次不同可分为浅表脂肪瘤、深部软组织脂肪瘤和骨膜外脂肪瘤 (parosteal lipoma,PL),其中以PL最为少见。口腔内的PL十分少见,本文报道1例下颌颊侧前庭PL,并结合文献,探讨口腔内PL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 胡明委, 宋云江, 马文泽, 迪力夏特·吾加西木, 陈丽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414-417.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面横裂属于颅面裂畸形中的一种临床类型。面横裂是一种较唇腭裂更为少见的先天性面裂畸形,其发生是由于胚胎时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能完全融合所致,表现为口角至颊部呈水平裂开,除口颊畸形外,还可伴有第一鳃弓的发育畸形,如颜面一侧发育不良,耳前瘘管及附耳等畸形。面横裂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营养或环境因素有关。本文就临床中发现的1例先天性右面部不典型面横裂伴颊瘘合并同侧下颌骨角化囊肿的病例进行报道,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肖晨亮, 孙丽君, 何晓清, 徐路, 赵徐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3, 33(6): 418-423. https://doi.org/10.12439/kqhm.1005-4979.2023.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报道1例2021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下颌骨右侧成釉细胞瘤,采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 (Masquelet's 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MIMT)重建患者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方法:依据MIMT原则,给予患者Ⅰ期下颌骨部分切除+骨水泥植入,Ⅱ期依托数字化技术三维打印模型预塑钛网,移植髂骨碎骨块,Ⅲ期拆除重建板及钛网。结果:根据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应用MIMT修复重建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效果良好。结论:三维打印与MIMT应用于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能取得良好的成骨效果,可进一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