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12-01
  

  • 全选
    |
    基础研究
  • 袁历峰,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28(6): 301-3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8.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CXC-型趋化因子4(CXCL4)对体外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小鼠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BMDM)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小鼠BMDM,使用50 ng/mL M-CSF以及不同浓度的CXCL4刺激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在M-CSF及RANKL均存在的前提下,以不同浓度的CXCL4作为干预因素,体外诱导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另设组加入BX471阻断剂处理细胞。TRAP染色法观察破骨细胞的形态并统计破骨细胞数目,RT-PCR检测JDP-2、NFATc1、c-Fos、MMP-9、TRAP、CTSK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梯度的CXCL4均可增强BMDM的增殖活性及迁移能力;在RANKL及M-CSF均存在的前提下,加入不同浓度CXCL4的各实验组的TRAP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在BX471阻断剂预处理组中TRAP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低于各实验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CXCL4能够上调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而BX471则能部分抑制上述mRNA表达的增高(P<0.05)。结论:CXCL4能提高BMDM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促进RANKL介导的BMDM向破骨细胞分化,其促进作用可能与CXCL4/CCR1通路有关。
  • 郑 尚, 苏俭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28(6): 309-3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8.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氧化石墨烯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掺杂不同浓度GO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纤维支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形貌,利用CCK-8、Transwell小室、划痕实验以及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观察GO对大鼠BMSCs的细胞活性、迁移能力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所制备的纤维支架具有多孔的空间结构,有利于细胞的迁移;随着GO浓度升高,纤维直径有所下降;0.25wt%和0.5wt%的GO掺杂表现出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促进了BMSCs的迁移并且上调了PI3K、Akt、MMP2和MMP9的基因表达,当GO浓度上升至1.0wt%时,该促进作用有所下降。结论:GO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MMPs信号通路促进BMSCs的迁移。
  • 李宏权1, 宋 扬1, 李志耀1, 吴玉波1, 钱文昊1, 周曾同2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28(6): 314-3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8.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丹酚酸B(Sal B)及其磷脂复合纳米粒(Sal B-PLC-NPs)对口腔鳞癌HN13和白斑Leuk1的抑制活性。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MTS法、流式细胞仪分析Sal B-PLC-NPs与Sal B影响HN13、Leuk1摄取药物和细胞活性的差异。结果:200 μg/mL Sal B-PLC-NPs作用2 h,显示胞内更多、更强的蓝绿色荧光,提示Sal B-PLC-NPs促进细胞摄取药物。Sal B-PLC-NPs对25、50、100、200 μg/mL HN13及25、200 μg/mL Leuk1作用2 h,胞内荧光更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空白组,Sal B-PLC-NPs和Sal B均抑制细胞增殖; Sal B-PLC-NPs对HN13(200 μg/mL,48 h)抑制增殖更强,对Leuk1(200 μg/mL,96 h)抑制作用强于Sal B。Sal B-PLC-NPs对HN13(200 μg/mL,24 h)周期阻滞更强,而Sal B对Leuk1(200 μg/mL,48 h)阻滞比Sal B-PLC-NPs明显。Sal B诱导HN13(200 μg/mL,24 h)及Leuk1(200 μg/mL,48 h)凋亡率比Sal B-PLC-NPs更高。阻滞周期、诱导凋亡结果与细胞抑制曲线相符。结论:本实验证实,Sal B-PLC-NPs被细胞摄取量更大,进而提高了Sal B对HN13、Leuk1抑制增殖、阻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活性,呈时间-浓度依赖性,Sal B-PLC-NPs有望成为防治白斑癌变的新剂型。
  • 临床研究
  • 梁 燕, 马 文, 付 帅, 张长彬, 崔庆赢, 王立冬, 黎 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28(6): 322-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8.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CBCT自带软件与第三方数字化软件在诊断与治疗多发性埋伏多生牙中的应用。方法:基于10例患者的DICOM数据,应用CBCT自带软件及第三方软件Mimics20.0(Materialise, Belgium, 2017)分别对多生牙进行精准图像分割、重建及测量分析,确定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和数量,虚拟建模后指导拔除多生牙。结果:CBCT自带软件操作简单,无需费用,对于简单多生牙,诊断快速。第三方数字化软件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但第三方数字化软件能提高多发性埋伏多生牙诊断的精确性,将术前模拟三维信息应用到术中,可防止误拔、误伤,保护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缩短手术时间。结论:两种不同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对于不同的病例可有不同的选择。
  • 口腔种植学研究
  • 周 洁, 姜 蕾, 赵云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28(6): 327-3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8.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一种国产牙种植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纳入标准收集32例种植修复单颗牙缺失的患者, 共植入38枚种植体,随访5年,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影像学检查,参照Albrektsson种植体成功标准,评价该牙种植体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种植修复后,随访5年,32例患者无不适主诉,38枚种植体无松动、脱落、断裂,周围黏膜无急慢性炎症;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良好,种植修复5年时,种植体颈部边缘骨平均吸收高度为0.63 mm (SD: 0.30; range: 0.33~0.93),5年成功率达100%。结论:该牙种植体具有良好的骨结合力和较少的颈部边缘骨吸收。
  • 沙烟直, 魏明贵, 王国世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28(6): 332-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8.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基于锥形束CT(CBCT)的上颌磨牙种植体周围骨密度的CT测量灰度值,与牙种植术后稳定性(ISQ)之间的关系。方法:按条件筛选接受上颌磨牙区牙种植修复患者33例,术前通过预种植位置CBCT扫描,并利用CT重建软件模拟测量预种植体周围骨密度灰度值,以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s, HU)表示。随后根据软件模拟种植体方位制作种植导板,于相应预种植区植入ITI种植体48枚,并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使用共振频率分析(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RFA)仪器分别测量和记录种植体的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运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上颌磨牙种植体周围骨密度灰度值均值为(439.8±101.7) HU;术后即刻ISQ均值为(58.6±7.6) HU,术后3个月ISQ均值为(66.1±7.7) HU,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颌磨牙种植体周围骨密度HU值分别与术后即刻稳定系数ISQ、3个月后稳定系数ISQ均呈正相关性,其中与前者呈弱相关(r=0.33),与后者呈强相关(r=0.63)。结论:在上颌磨牙区,根据种植区域骨密度的CT测量值,对该区域牙种植体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临床总结
  • 邸瑞玲, 李向春, 张 鑫, 路彤彤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28(6): 338-3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8.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袋形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07—2016间来我院就诊,并采用袋形术治疗的大型颌骨囊肿患者39例,术后随访1~3年,对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35例患者术后3~6个月X线片示骨腔缩小,骨密质增强;30例患者术后12个月骨腔逐渐消失;9例患者术后1年骨腔缩小,行囊肿刮治术,术后3~6个月伤口愈合良好,囊腔消失。结论:袋形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方法,手术创伤小,减少了对重要结构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存牙齿,维持颌面部外形和功能。
  • 病例报告
  • 夏昕雨, 何 虹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28(6): 341-3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8.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组织雪旺氏细胞,口腔为不典型发病部位,多发于20~50年龄段。发生于口腔的神经鞘瘤虽然大多为良性肿瘤,但因口腔内少见,且与脉管瘤、乳头状瘤、正中菱形舌炎等容易混淆,临床上容易误诊,故本文报道舌背正中菱形区黏膜不典型部位和不典型年龄的18岁青年女性神经鞘瘤患者1例。结合文献回顾与分析,来探讨该病种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旨在提高对舌神经鞘瘤的认识。
  • 吴平凡1, 李 羽1, 谭伟兵1, 邹 津2, 陈林林1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28(6): 345-3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8.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质疏松、恶性肿瘤骨转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有部分患者会发生颌骨坏死的报道,逐渐引起口腔医生的关注。本文报道1例我院双膦酸盐类药物引起颌骨坏死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BRONJ)的发病机制、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
  • 张占波, 赵松博, 卜建平, 刘 静, 郭 佳, 孙超超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8, 28(6): 3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8.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萌出多生牙拔除时机对恒牙萌出的影响。方法:筛选12例多生牙已萌出、乳牙已脱落的病例,在不同的时机拔除多生牙,严密随访每个病例的恒牙萌出情况。结果:晚于恒牙萌出年龄3例,拔除多生牙,引导恒牙萌生;早于恒牙萌生年龄的9例,4例多生牙自行脱落,5例依据恒牙临床生长情况适时拔除,恒牙均自行萌出。结论:萌出多生牙拔除时机不同对恒牙的萌出有很大的影响。萌出多生牙的拔除时机不应以“尽早拔除”为原则,应以恒牙发育的情况决定何时拔除,减少对恒牙萌出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