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8-28
  

  • 全选
    |
    专家论坛
  • 何家才,邹多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29-2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相较牙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种植覆盖义齿具有治疗程序简便、易清洁、可有效恢复患者面容及费用相对低等优势;而相较传统全口义齿,种植覆盖义齿具有更强的固位力及舒适感等特点。因此,种植覆盖义齿在无牙颌患者的口腔功能重建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口腔临床上常用的种植覆盖义齿附着方式主要包括杆卡、球帽、套筒冠、Locator 系统及磁性附着体等。虽然种类较多,但国内外文献缺乏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和比较,另外我国部分种植科医生对各类附着支持系统的认识仍然不足。基于此,本文系统介绍了各类附着体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比较各种附着体系统在固位、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变化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性,希望能为口腔医生应用种植覆盖义齿修复重建无牙颌患者口腔功能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基础研究
  • 王超,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38-2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以明胶海绵为支架材料,复合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诱导的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得到的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愈合的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大鼠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并鉴定脂肪干细胞,观察CGF对其增殖、分化的影响。在健康雌性大鼠背部制造一直径3 cm全层皮肤缺损,其上覆盖复合脂肪干细胞的明胶海绵(A组)、无细胞的明胶海绵(B组)或不作处理单纯包扎(C组)。术后观察各组缺损的愈合情况,并于7、14、21 d及完全愈合后,取背部全层皮肤作组织学观察。结果:CGF能促进体外培养的ADSCs增殖;术后伤口渗出物、红肿等炎症反应A组<B组<C组;伤口完全愈合所需时间A组<B组<C组。术后1周组织学观察见:A组创区细胞与创伤愈合相关的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量相对B组、C组增加;A组的肉芽组织内新生毛细血管数目多于B组、C组。完全愈合后雌性大鼠新生皮肤存在雄性大鼠来源的细胞。结论:适当浓度的CGF能够促进ADSCs在体外的增殖;复合CGF与ADSCs的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利于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移植的ADSCs能够存活,并分化为上皮细胞。
  • 俞宛璐,苏俭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44-2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第三代双膦酸盐——唑来膦酸,对大鼠颌面骨及外周骨两种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从新生SD大鼠中分离和培养颌骨或髂骨来源的BMSCs,观察不同浓度唑来膦酸对2种来源BMSCs的影响。观察较高浓度的唑来膦酸对这2种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分泌的影响。结果:髂骨来源的BMSCs在唑来膦酸浓度≥2.0 μg/mL时增殖受到抑制,浓度≤1.0 μg/mL时增殖不受影响。而颌骨来源的BMSCs,当唑来膦酸浓度≥0.5 μg/mL时细胞增殖就已受到明显的抑制。较高浓度的唑来膦酸(1.0 μg/mL)可抑制颌骨BMSCs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及骨钙素形成;但此浓度,对于髂骨BMSCs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的形成并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双膦酸盐对不同来源的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有差异,可为探索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张立立,孙瑶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51-2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在老年小鼠关节软骨增龄性变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取鼠龄为1年的骨保护素基因敲除(opg-knockout, Opg-KO)型小鼠和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的长骨组织,分别进行X-ray、micro-CT检查,并行组织学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关节软骨蛋白聚糖的改变;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关节软骨Ⅱ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与WT小鼠相比,Opg-KO 小鼠关节表面粗糙,边缘性骨赘增多,软骨下骨的骨密度增高,关节软骨表面扁平塌陷,软骨细胞明显减少,排列紊乱,蛋白聚糖显著丢失,Ⅱ型胶原表达明显减少。结论:Opg-KO 小鼠发生了严重骨关节炎,骨保护素对于维持老年小鼠关节软骨结构的完整有重要作用。
  • 曹宁宁,郑凌艳,俞创奇,石欢,高绮曼,陈婵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56-2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在动物模型NOD(非肥胖型糖尿病)鼠中,观察研究Toll样受体9 (Toll Like Receptor 9, TLR9)依赖的p38MAPK信号通路在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选取5周龄的雌性NOD小鼠,分别给予3种抑制剂:ODN2088、VX-792、羟氯喹。利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下颌下腺TLR9及p-p38 MAPK的表达情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中血浆抗体的表达。利用Tunel方法检测小鼠下颌下腺腺上皮细胞的凋亡。同时,观察小鼠刺激性唾液流率的改变以及下颌下腺病理学改变。结果:只有ODN2088组的NOD小鼠的唾液流率显著增加。在所有被给予羟氯喹的NOD鼠和未接受治疗的NOD鼠中,下颌下腺均有淋巴细胞浸润灶的出现。但在ODN2088组中,只有1只NOD小鼠出现下颌下腺的淋巴细胞浸润灶。在VX-702组中,所有NOD小鼠均未发现淋巴细胞浸润灶。所有实验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ODN2088组NOD小鼠的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的浓度是所有实验组中最低的。结论:TLR9依赖的p38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动物模型NOD鼠的临床表现。
  • 临床研究
  • 刘秉尧,曹罡,董震,陈伟,徐金科,罗婷苑,张森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64-2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手术患者采用游离或非游离方式保留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对降低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2010—2012年,在收治腮腺肿瘤患者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共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游离保留SMAS术式、B组为非游离保留SMAS术式、C组为传统手术方法不保留SMAS,每组各30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第6、12、18、24个月的Frey综合征发生率;术后2年随访比较3组患者腮腺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主观评价 Frey综合征发生率,C组为50%,显著高于B组和A组;B组为23.33%,显著高于A组(3.33%),P<0.05。Frey综合征发生率A组为6.67%、B组为30.00%、C组为66.67%,组间比较C组>B组>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患者术后2年随访,A组复发2例,1例为腮腺混合瘤患者、1例为腺淋巴瘤,复发率为6.67%;B组复发3例,1例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2例腺淋巴瘤,复发率为10%;C组复发2例,1例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患者,1腮腺混合瘤患者,复发率为6.67%。3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腮腺肿瘤复发中位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肿瘤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游离保留SMAS术式,可有效降低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的术后复发率。
  • 崔聪聪,宋宇涵,郭茜,王继军,刘伟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69-2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低频经颅磁刺激下,健康人咬肌的抑制反射(masseter inhibitory reflex, MIR)及其恢复情况,以明确低频磁刺激下咬肌抑制反射兴奋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名健康受试者,在低频刺激(1Hz)前后,采用单脉冲模式刺激颏神经,记录咬肌肌电,统计分析早期静息期(the early silent period, SP1)及晚期静息期(the late silent period, SP2)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再在双脉冲刺激模式下,条件刺激和测试刺激间设置不同的时间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 ISIs):100、200、300、400、500、600 ms。统计分析在不同时间点,双脉冲模式刺激下MIR的恢复情况。结果:单脉冲刺激下,受试者SP1和SP2的潜伏期与持续时间都未发生变化(P>0.05)。双脉冲模式中,条件刺激下所得SP1和SP2都具有稳定的波段,而测试刺激中所得SP1波段较稳定,SP2发生变化。磁刺激下,随着间隔时间延长,测试刺激激发出的SP2面积会逐渐恢复,基础对照组在100 ms时,SP2面积恢复为16.6%,400 ms时为90.3%,600 ms时SP2面积几乎全完恢复。而低频组在100 ms时,SP2面积恢复仅为3.9%,400 ms时为49.7%,600 ms时为74.2%。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后,受试者短时间内MIR恢复程度受到显著抑制,提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显著干扰脑干反射通路的兴奋性。
  • 口腔种植学研究
  • 左陈启,韦丽萍,黄娜,张丽丽,王远勤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74-2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下颌牙列缺失患者分别采用2枚或者4枚种植体支持的Locator覆盖义齿,修复5年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采用2枚种植体(A组)和4枚种植体(B组)支持Locator覆盖义齿患者分别为20例、15例。评估2组患者满意度(整体满意度、咀嚼能力、说话适合性、固位和稳定性、舒适度),并检测咀嚼效率和边缘骨吸收值。结果:两组病人在整体满意度、咀嚼能力、说话适合性、固位和稳定性、舒适度及咀嚼效率、边缘骨吸收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ocator种植覆盖义齿无论是采用2枚还是4枚种植体,5年后均能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高,但对其远期临床效果还有待观察。对于有可能出现义齿旋转的患者建议种植4枚种植体。
  • 程红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77-2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磁性附着体在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2-06—2013-07期间,选用种植体支持磁性附着体修复下颌牙列缺失的32例患者(32个磁性附着体,每位患者植入2~4枚种植体,共102枚种植体),随访观察12个月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记录种植体的失败数量、失败类型,磁性附着体的失败数量、失败类型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结果:32例共32个磁性附着体、102枚种植体进行随访12个月。在随访病例中,2个磁性附着体(6.3%)出现基托正中折断,3个磁性基台出现松动(2.9%),6枚种植体(5.9%)存在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症。磁性附着体的存留率为87.5%,种植体的存留率为100%。患者对磁性附着体的舒适性和美观性满意度较高,言语功能和咀嚼功能次之,然后是固位能力。结论:种植体支持的磁性附着体,修复下颌牙列缺失的临床修复效果可靠,并可以获得良好的患者满意度。
  • 临床总结
  • 包立,施乐,戴小锋,程勇,余优成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81-2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上颌磨牙缺失患者上颌窦生理及病理CBCT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各类异常的发生率,为种植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及静安区牙病防治所,2014-01-01—2015-05-01期间,收治的上颌磨牙缺失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202例,共404侧上颌窦。由2名研究人员对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观察项目分为3类:正常上颌窦、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测量3种类型病例缺牙区窦嵴距、上颌窦的宽度、外侧骨壁厚度、外侧骨壁血管位置与直径,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4侧上颌窦中,正常上颌窦185侧(45.80%);上颌窦炎118侧(29.20%);上颌窦囊肿101侧(25.00%)。结论:上颌窦异常影像诊断发生率最高者为上颌窦炎,其次为上颌窦囊肿;不同上颌窦影像诊断类型间窦嵴距、上颌窦的宽度、外侧骨壁厚度、外侧骨壁血管位置与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张杰,孟箭,庄乾伟,吴蕊含,王兴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85-2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三维CT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38例,行三维CT引导卵圆孔穿刺射频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38例患者行三维CT引导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均成功。术后第1天有效率达78.95%,12例患者完全缓解,有1例未缓解。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97.37%,二者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高于术后第1天和第7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CT引导下经卵圆孔穿刺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选择性毁损痛觉纤维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综述
  • 王婷婷, 王丽娜(综述) 范 震(审校)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90-2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对钛种植体进行表面改性,提高钛种植体表面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性能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钛表面阳极氧化技术可增加钛表面氧化膜厚度,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强耐腐蚀性和抗菌性,使钛表面着色。细胞黏附实验显示,经阳极氧化后的钛表面生物活性提高,骨结合能力增强。根据氧化条件的不同,阳极氧化又可以分为一般阳极氧化、微弧氧化、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形成。本文将对钛表面阳极氧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口腔医学教育
  • 章燕,王海丞,钟滨,苏俭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95-2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数字切片在口腔组织病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教学切片,应用于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2013级口腔医学本科生(44人)的《口腔组织学》、《口腔病理学》日常教学中,并与之前尚未使用该数字切片教学的2012级口腔医学本科生(33人)进行对比。通过课后作业、期末考试成绩、学生问卷调查等方面比较,来评价该数字切片的教学效果。结果:应用了数字化教学切片的2013级本科生(研究组)的画图作业成绩,略高于未应用数字化切片的2012级本科生(对照组),P<0.05。且经问卷调查,研究组总体满意度为97.5%,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6.5%,说明多数学生总体对教学效果满意(P>0.05)。结论:数字化切片应用于口腔组织病理教学,可改善目前我国多数基层口腔医学院校教学资料短缺的局面,同时有利于口腔组织病理教学资料同质化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 林晶,李京旭,张香子,崔银锋,玄云泽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299-3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教学法(PBL)联合病例引导教学法(CBL),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的70名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使用PBL+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法(LBL),并对2组进行评价。结果:主观与客观评价均表明,研究组考试成绩及对学习的主动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C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口腔颌面外科教学质量。
  • 病例报告
  • 刘卓珏,熊学鹏,赵怡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 26(4): 302-3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6.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颌面骨的放射性骨坏死多发于下颌骨,少数发于上颌骨,而颧骨的放射性骨坏死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右侧上颌骨肌上皮癌手术及放疗后发生的颧骨放射性骨坏死,通过切除死骨及额瓣修复缺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