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3-10-28
  

  • 全选
    |
    专家论坛
  • 陈宁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25-3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骨关节病是导致中老年人慢性残疾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病因和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是一种能够累及整个颞下颌关节组织,导致患者口颌功能障碍及严重疼痛的慢性退行性疾病。近年来,衰老在骨关节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就衰老对颞下颌关节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供研究参考。
  • 基础研究
  • 李彪, 孙昊, 张雷, 沈国芳, 王旭东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30-3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使用3种不同牵引器(牙支持式、骨支持式和混合支持式)的下颌骨正中牵引成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方法:使用人体颌面部标准解剖模型,通过激光扫描,建立下颌骨、牙列和颞下颌关节盘的三维几何模型。描绘出颞下颌关节囊轮廓并生成关节囊几何模型。将下颌骨几何模型和3种牵引器简化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建模软件中,建立3种牵引器的下颌骨正中牵引成骨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建立了使用3种牵引器下,颞下颌关节可自行旋转的下颌骨正中牵引成骨的有限元模型。结论:该模型仿真程度高,接近临床实际,为后续研究下颌骨正中牵引成骨对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 殷学民, 刘啸, 张君伟, 徐国翔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36-3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CT及MR数据结合三维重建软件建立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的数字化仿真模型。方法:根据马绪臣颞下颌关节病分类标准,选取成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志愿者1名,X线片及CT检查排除颌骨疾患及颌面部肿瘤,MR斜矢状位扫描明确右侧颞下颌关节盘分界角向前为12.21°,盘前分界超过关节结节顶点。通过Simpleware及Ansys等三维重建软件处理其右侧颞下颌关节的CT薄层扫描数据及3D-MR扫描数据,建立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的数字化仿真模型。结果:建立了包括骨皮质、骨松质、软骨和关节盘在内的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客观反应了关节盘前移位时颞下颌关节的外形及解剖特点。结论:成功建立了关节盘前移位颞下颌关节的数字化仿真模型,为关节盘前移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顾佳妹1, 苏俭生1, 韩雯斐1, 孟博2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41-3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小鼠磨牙区咀嚼刺激改变的实验模型,并观察小鼠在短期及长期内焦虑情绪的改变以及小鼠皮层和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方法:将2月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磨牙磨除组(磨牙咀嚼刺激减少组)和磨牙拔除组(磨牙咀嚼刺激消除组),分别于处理后1周及2个月时进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通过液相色谱?鄄串联质谱法检测小鼠皮层和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结果:磨牙磨除组和磨牙拔除组小鼠在处理后1周及2个月内的自发活动能力都没有改变,并且1周内咀嚼刺激的改变不会对焦虑情绪产生影响,而2个月后咀嚼刺激的改变会增加小鼠的焦虑情绪。磨牙磨除组和磨牙拔除组小鼠海马区的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磨牙拔除组小鼠海马区的5?鄄羟色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鼠磨牙区长期咀嚼刺激的改变会增加小鼠的焦虑情绪并且会增加小鼠海马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
  • 王乾锋1, 刘宏伟2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47-3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作为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屏障膜在治疗Ⅱ度根分叉缺损时的牙周组织再生情况。方法:在犬的两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制造Ⅱ度根分叉缺损模型,将ADM作为GTR屏障膜覆盖在根分叉缺损区表面,于术后8周观察和测量根分叉处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并与空白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术后8周,ADM组和空白对照组的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平均分别为1.90 mm和2.8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M组的新骨面积、新骨高度、新生牙骨质高度分别为8.23 mm2、4.52 mm、4.72 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75 mm2、0.91 mm、0.94 mm,而上皮和结缔组织面积则小于对照组,分别为0.02、0.54 mm2和0.10、5.56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M作为GTR屏障膜治疗下颌Ⅱ度根分叉缺损,能比空白对照组获得更多的临床附着和再生牙周组织。
  • 临床研究
  • 金啸, 汪廷乐, 王丽, 欧学平, 宋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52-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 )及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人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人66例正常涎腺组织、4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及42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MMP-2、MT1-MMP、TIMP-2及 EMMPRIN的表达,采用χ2检验比较3种组织中MMP-2、MT1-MMP、TIMP-2及 EMMPRIN表达的差异。结果:MMP-2在人正常涎腺组织,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46.67%、85.71%;MT1-MMP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9.09%、53.33%、78.57%;TIMP-2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1%、44.44%、59.52%;EMMPRIN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48.89%、83.33%。MMP-2、MT1-MMP、TIMP-2及 EMMPRIN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人正常涎腺组织,且MMP-2、MT1-MMP及 EMMPRIN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MT1-MMP、TIMP-2及 EMMPRIN的表达与MMP-2的活化有关,且MMP-2、MT1-MMP、TIMP-2及 EMMPRIN有可能作为判断多形性腺瘤侵袭性的有效指标。
  • 李莹1, 王喜华2, 于洋2, 刘培红2, 马肃2, 赵尔飏2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57-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YAP2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YAP2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SACC-83细胞YAP2蛋白的抑制。结果:SACC组织中YAP2蛋白在肿瘤细胞胞质中阳性表达,正常腺体中YAP2蛋白主要表达在部分导管上皮中,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ACC-83中YAP2蛋白阳性表达,加入EGFR蛋白后,SACC-83中YAP2蛋白表达有所降低。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EGFR蛋白(5、10、20、40 μg/L)对SACC-83细胞YAP2蛋白的表达都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40 μg/L质量浓度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YAP2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EGFR蛋白对YAP2蛋白在SACC-83中表达有抑制作用。
  • 余丕军, 黄燕, 李启芳, 陈志峰, 徐辉, 姜虹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61-3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酒石酸布托啡诺和曲马多对舌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81例ASA Ⅰ-Ⅲ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舌癌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使用PCIA镇痛,并被随机分为2组使用不同镇痛药物,酒石酸布托啡诺组36例,曲马多组45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24、48 h的镇痛、镇静程度,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患者术毕即刻VAS评分,两组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48 h的VAS评分,曲马多组高于布托啡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曲马多组高于布托啡诺组(P<0.05);患者满意度方面,布托啡诺组不满意率较曲马多组低(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组对舌癌术后镇痛效果优于曲马多组,患者满意度高,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舌癌术后镇痛。
  • 郑凌艳1, 张伟杰1, 杨驰1, 蔡协艺1, 姜滨1, 王保利1, 浦益萍1, 金佳敏1, 厉婕嫣1, 管丹萍2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64-3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与中青年患者的比较,分析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42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全身系统性疾病、病因、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数量和分布)、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治疗结果(切口数量、住院天数和并发症)。采用SAS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和χ2检验分析。结果:与中青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患有更多的系统性疾病(P=0.0002),住院时程更长(P=0 .02),全身各种并发症情况更多见(P=0.04)。结论:通过与中青年患者比较,揭示了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治疗老年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李博1,2, 李黎3, 黄一冰1, 郭黛墨1, 潘唯一1, 段泽西1, 邹晓莉3, 朱彩蓉3, 谢蟪旭1,2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69-3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认识口腔肿瘤患者精神因素变化规律,探索其相关物质基础。方法: 我院2011-12—2012-08间确诊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40例,良性肿瘤患者35例,应用流行病学调查中心抑郁量表(CES-D)和压力知觉量表(PSS)测评每位受试者抑郁以及心理压力状态。于入院次日上午9:00抽取受试者的全血,切取新鲜术后肿瘤组织,分离提取血清,匀浆肿瘤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分析血清中儿茶酚胺以及糖皮质激素含量。结果: 口腔恶性肿瘤组CES-D总分得分比口腔良性肿瘤组高,抑郁程度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恶性肿瘤组PSS总分得分与口腔良性肿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及可的松的检测结果,口腔恶性肿瘤组与口腔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肿瘤组织的物质分析提示,恶性肿瘤组织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均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腔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变化,同时伴有机体内相关物质变化,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对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疾病进程的相关机制及探索干预方法有一定价值。
  • 临床总结
  • 张赟, 谢富强, 孙健, 王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74-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回顾性研究颌面部间隙感染(MSI)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以及MSI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06—2011-12在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65例MSI患者的临床资料,要求有详细的病历记录。分析其病因、手术方式、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5例患者年龄2~86岁(平均年龄44.4岁),男34例,女31例;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主要原因;下颌下间隙是最容易发生感染的颌面部间隙;6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3例死亡(病死率4.6%);糖尿病患者有14例(21.53%)。结论:早期的牙病治疗、脓肿切开引流协同使用抗生素是治疗MSI的有效措施。尤其对西北地区农牧民患者,需要重视口腔卫生宣教;针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非常重要。
  • 朱磊, 张旭云, 姜晓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78-3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对颌下腺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利用CBCT的影像诊断系统对9例颌下腺肿大患者的下颌下区进行轴面、冠状面、矢状面及三维重建影像检查,同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确定的结石大小、位置,与CBCT检查结果一致,1例术前自行排石。结论:CBCT对颌下腺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确定结石的数目、大小并定位,准确性高,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直接依据。
  • 张林祺, 刘双云, 张昀, 梁兰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82-3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根端囊肿术中应用MTA根尖倒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为根端囊肿病例共30例, 病灶牙均为上颌前牙, 术前常规根管治疗并超充填牙胶尖,术中刮除囊壁后去除病灶牙根尖3 mm,最后应用MTA根尖倒充填并封闭根尖孔区。结果:30例患牙均取得成功,术后3年无复发,且病灶牙与颌骨均愈合良好。结论:根端囊肿术中应用MTA根尖倒充填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方便,无不良刺激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华耀社, 贾怀斌, 赵婧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84-3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撕脱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周围支病变的患者,采用周围神经撕脱术的改良术式:准确定位、广泛撕脱、大面积分离、返流支损毁、钛钉神经孔封堵及术后镇痛不全的甄别处理。结果:术后观察 1~4年,复发3例。结论:改进术式复发率低,疗效好,值得推广。
  • 何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87-3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回顾分析356例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好发人群、受伤原因、骨折部位及合并症等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35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男女患者比例为3.75∶1;21~40岁组为高发年龄段(58.5%);交通事故为最常见受伤原因(52.5%);下颌骨骨折发生率最高(68.5%),其次是颧骨颧弓骨折(15.8%);颅脑损伤是最常见的合并伤。结论:交通事故伤呈上升趋势,颅脑损伤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应及时救治。
  • 口腔医学教育
  • 张雪明, 王佐林, 廖建兴, 康非吾, 侯光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90-3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中较为重要的课程,以往以单纯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生素质的要求。作者初步总结了该教学团队在口腔颌面外科学卓越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几点经验,以案例式教学法为切入点,采用多线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且改革单一的考核方式,力求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 综述
  • 王知俊(综述) 俞创奇, 郑凌艳(审校)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93-3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田甜(综述) 周健(审校)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398-4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僧志远, 崔刚, 许刚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5): 401-4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13.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