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6-28
  

  • 全选
    |
    专家论坛
  • 孙国文, 田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35-1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MRONJ)是一种使用抗骨吸收、抗血管生成等药物后,出现在颌骨的严重并发症。目前该病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并探讨了MRONJ的治疗方法,从保守治疗到不同侵袭程度的手术治疗,以及辅助治疗。但是当疾病处于不同阶段时,具体应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并没有定论。本文总结了近年相关的文献报道并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对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进行述评,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基础研究
  • 班晨方, 王佐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44-1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在制备种植窝过程中不同温度的冷却液对周围骨组织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使用不同温度(4 ℃、20 ℃、40 ℃)的0.9%氯化钠冷却液建立双侧上颌磨牙区种植窝模型,术中使用K型热电偶和有限元热传导模型记录和模拟备孔区骨组织温度变化。术后1、4、7、14 d处死取材,用mirco-CT检测备孔区新骨形态学参数,组织脱钙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使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检测凋亡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检测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成功建立大鼠上颌骨种植窝制备模型,建立的有限元热传导模型模拟的备孔区温度与实验测量值相似,4 ℃组冷却效果最佳,40 ℃组备孔区温度超过组织损伤的阈值(42 ℃)。术后1 d,TUNEL染色结果显示,40 ℃组备孔区凋亡细胞最多(P<0.05),4 ℃与20 ℃组凋亡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组Hsp70的转录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4 d,40 ℃组TRAP阳性细胞数量最多(P<0.05);术后7 d,Runx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4 ℃组和20 ℃组的Runx2表达水平高于40℃组(P<0.05);术后14 d,micro-CT结果显示,40 ℃组种植窝新生骨的骨密度最低(P<0.05)。结论:冷却液对术区的冷却有显著效果,使用合适温度的冷却液有助于减少制备过程中的骨组织损伤。在充足流量的冷却液灌流下,4 ℃与20 ℃ 0.9%氯化钠溶液的冷却效果无差异。

  • 宋思嘉, 陈文霞, 李贤玉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52-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人唾液外泌体(saliva-derived exosomes,S-Exos)对大鼠皮肤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成年人唾液,分离并鉴定唾液外泌体。将18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唾液处理组和外泌体处理组。通过皮肤打孔法制备大鼠皮肤全层缺损模型,各组在建模后48 h时于创面边缘分4点进行皮下注射给药100 μL。在建模后第0、4、8、12、14天时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计算伤口愈合率。于建模后第14和第35天处死大鼠,取创面皮肤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表现。结果:在透射电镜观察下,S-Exos呈杯状,粒径大小约为70 nm,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外泌体特异性标志物CD63和CD9均为阳性。动物实验表明,S-Exos可以促进大鼠皮肤伤口面积收缩。在建模后第8天,外泌体处理组的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唾液处理组(P<0.01)。建模后第14天,外泌体处理组可见创面新生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炎症细胞的细胞数目及血管生成增多,建模后第35天可见胶原纤维有序平行排列,并有个别毛囊生成。结论:人唾液外泌体能够促进大鼠皮肤全层损伤的愈合,调控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诱导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助于损伤部位皮肤组织恢复正常的组织形态。

  • 陈伟鸿, 熊洁, 查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58-1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CYP3A5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OSCC细胞生物学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OSCC组织及细胞中CYP3A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通过CYP3A5 siRNA敲除降低CYP3A5表达水平,观察CYP3A5基因对OSCC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等能力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OSCC及癌旁组织中CYP3A5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OSCC组织中的CYP3A5呈明显低表达(P<0.05);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系HOK相比,OSCC细胞系SCC-9、SCC-25、CAL-27中CYP3A5的表达水平明显偏低(P<0.05)。抑制CYP3A5基因表达能明显促进SCC-9、SCC-25、CAL-27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CYP3A5在OSCC癌组织中呈显著低水平。结论:CYP3A5在OSCC组织和细胞中呈明显低表达,对于促进OSCC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研究
  • 刘晓琳, 王宇, 任群, 黄威, 于彬超, 李向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65-1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Sommerlad-Furlow法对不完全性腭裂的患者进行手术,并对其术前、术后软腭长度变化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共纳入41例不完全性腭裂患儿,均采用Sommerlad-Furlow法进行手术,统计术前软腭长度、术后软腭长度,并对不同性别、年龄组间进行差异比较,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术前软腭长度为(10.195±1.600) mm,术后软腭长度为(20.341±1.726) mm,平均延长长度为(10.146±1.085) mm,手术前后软腭长度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年龄组间软腭延长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mmerlad-Furlow法可有效延长软腭长度,并且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软腭的延长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为提高腭咽闭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该方法的远期效果及术后语音功能的恢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王磊, 冼淡, 陈巨峰, 杜永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69-1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逆行双叶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贯通性薄型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口腔癌术后贯通性薄型组织缺损采用逆行双叶前臂桡侧皮瓣进行修复,并对皮瓣成活情况、修复效果等进行观察。结果:应用8例皮瓣有效修复了缺损,其中1例皮瓣出现周边瘘管,换药后愈合,1例因下颌骨下缘卡压,导致皮瓣部分坏死,经过换药后逐渐愈合。皮瓣修复后外形较佳,供区瘢痕隐蔽,美观性好。结论:利用逆行双叶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贯通性薄型组织缺损是较好的方案。

  • 口腔种植学研究
  • 王磊, 伍颖颖, 满毅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74-1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颌骨骨密度和种植位点骨壁斜坡角度对动态导航技术中种植精度的影响。方法:对2017—2021年通过在上前牙及上颌前磨牙区采用动态导航技术种植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共纳入42例患者及47颗种植体。测量术区颌骨密度及种植位点骨壁和种植体长轴形成的角度,并计算术前设计和术后种植体位置的偏差。结果:统计结果显示,骨壁斜坡与种植体长轴的交角和种植体轴向的角度偏差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98,P<0.05),种植术区颌骨密度与种植体轴向的角度偏差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89,P<0.05)。种植体颈部骨宽度和种植体精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种植体长轴与颌骨骨壁形成的角度越小、种植术区颌骨密度越低,动态导航技术种植精度中的种植体轴向偏差越大。

  • 临床总结
  • 申龙朵, 卢树静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82-1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Er∶YAG激光在急性局限性智齿冠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局限性智齿冠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激光组的治疗方式为局部冲洗后应用Er∶YAG激光提拉式照射3 d,对照组为局部冲洗后盲袋内放置碘甘油。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d的开口度、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疼痛度进行评估。比较激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 d盲袋内优势菌的变化。结果:经过3 d的治疗后,激光组与对照组间的开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疼痛度和G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光组治疗后盲袋内的优势菌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光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和微生物学检测,应用Er∶YAG激光治疗急性局限性智齿冠周炎,可减少盲袋内的优势致病菌,改善患者的开口度,可作为急性局限性智齿冠周炎治疗的一种选择。

  • 林杨, 田媛, 李文超, 俎威, 李森浩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86-1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多生牙的临床及三维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经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有多生牙的患者,对患者性别、年龄、多生牙数目、位置、形态、方向、长度、多生牙与邻近牙齿和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继发影响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4 555例受试者中筛选出362例上颌前牙区多生牙患者,发生率为7.95%,共诊断出488颗多生牙。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85∶1,患者多为替牙期就诊(54.42%)。大多数上颌前牙区多生牙是单发的(66.85%),多位于中线区及双侧上颌中切牙附近(92.42%)。上颌前牙区多生牙多为锥形(88.73%)、正位(37.14%)、埋伏阻生(73.16%),24.80%的多生牙累及切牙管,多生牙平均长度为11.69 mm。与上颌前牙区多生牙有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邻牙异位萌出(20.49%)及上颌中缝位置的牙列间隙(18.85%)。结论:本地区上颌前牙区多生牙具有地域性特点,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CBCT能够准确分析多生牙的位置及继发影响,为手术提供依据。

  • 综述
  • 胡丹丹, 程楚男, 苏俭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92-1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是转录因子家族中的重要蛋白,其分子量为66 kDa。近年来,在Nrf2的活性调控、下游途径和对疾病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但其在口腔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鲜有报道,本文就Nrf2在口腔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陈龙, 代杰文, 沈国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96-1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软骨发育是一个复杂精细的过程,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受到干扰都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尽管已有关于软骨的结构、发育过程、发育异常及相关的调控机制的大量研究,但软骨发育异常仍有许多调控因素未被发现,现有的研究也缺乏系统的归类。软骨细胞肥大进程在软骨发育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激素、表观遗传、信号通路、离子通道等。本文聚焦于软骨细胞肥大阶段,综述了调控软骨细胞肥大进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其在颌面部发育的重要影响,为今后研究软骨发育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 病例报告
  • 刘洋, 李龙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3): 199-2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目前病因未明,病变可累及全身多部位。本文报道1例累及肋骨、髂骨及颌骨多处骨组织的LCH的成年男性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