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4-28
  

  • 全选
    |
    专家论坛
  • 黄桂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71-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头颈部肿瘤患者行放射治疗导致的唾液腺组织放射性功能损伤,是常见的并发症,并对患者造成终身影响。干细胞治疗在修复放射性唾液腺功能损伤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方法能使患者口干症得到部分缓解。目前干细胞治疗的研究大多使用的是免疫原性较低的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然而,干细胞治疗也存在如干细胞来源不足、干细胞与靶器官融合并能否在体内长期存活、分化成功能细胞等问题。研究表明,MSCs在体内主要是通过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或外泌体来调节宿主细胞(包括放射损伤组织中休眠的干细胞)的,以减轻炎症反应等达到组织再生的目的。因此,EVs或外泌体对放射性组织损伤进行无细胞治疗的概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无细胞治疗不受外泌体剂量的限制,还具有安全、到达组织器官容易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比如MSCs 外泌体的内容物并非恒定等。本文综述了干细胞治疗、无细胞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治疗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基础研究
  • 郑梦丹, 刘莉莉, 李娴静, 徐晓薇, 孙宏晨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77-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水杨酸和硫脲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小分子药物碳纳米点(carbon nanodots, CDots),探讨其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并结合化学表征分析其机制。方法: 通过微波加热的方法一步合成水杨酸和硫脲碳纳米点,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对合成碳纳米点进行表征,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碳纳米点的生物安全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碳纳米点处理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结果: TEM显示,碳纳米点平均直径为3.5 nm,分布均匀,晶格结构明显。FTIR结果证明,碳纳米点中有酰胺键存在。在CCK-8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较,浓度为10、20、50、100、200 μg/mL的碳纳米点处理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均保持在85%以上(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LPS诱导的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经过LPS处理,未经碳纳米点处理),碳纳米点处理组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以水杨酸和硫脲为原料合成的小分子药物碳纳米点由于其独特的小尺寸、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明显的抗炎特性,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生物抗炎。

  • 傅稼耀, 朱晗懿, 李辉, 石欢, 王保利, 郑凌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85-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糖酵解与舍格伦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 SS)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 利用磁激活细胞分选(magnetic-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法提取CD4+T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糖酵解节点因子的转录情况。选用雌性NOD/Ltj小鼠作为SS模型鼠,XF96代谢分析仪检测CD4+T细胞的糖酵解速率。采用饮水法给予NOD/Ltj小鼠糖酵解抑制2-脱氧葡萄糖(2-deoxy-D-glucose, 2-DG)。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小鼠进行刺激性唾液流率检测;提取小鼠下颌下腺并进行HE染色和病理性评分;多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mIHC)法对小鼠的免疫细胞进行标记; RT-qPCR检测NOD/Ltj小鼠中Th1与Th17代表基因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 IL-17)水平变化。结果: SS患者的CD4+T细胞中,HK2、PKM和MYC等糖酵解因子表达上调。同时,SS疾病小鼠CD4+T细胞糖酵解潜能也高于对照组小鼠。抑制糖酵解可有效恢复小鼠唾液流率、减少淋巴细胞尤其是CD4+T细胞的浸润,抑制Th1和Th17相关因子在病变唾液腺的表达。结论: SS发病时,CD4+T细胞存在高水平的糖酵解,并部分参与了疾病进程。

  • 马素伟, 张娟, 杨晋, 靳昊, 王焱, 高杰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93-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环状RNA 0000502(circ_0000502)是否靶向微小RNA-1231(microRNA-1231,miR-1231)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HSC-3的增殖和凋亡。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分析OSCC组织、癌旁组织中circ_0000502和miR-1231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流式细胞术分析circ_0000502和miR-1231表达对HS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T-qPCR用于确定circ_0000502和miR-1231调控关系。结果: OSCC组织中,circ_0000502呈高表达,miR-1231呈低表达(P<0.05)。抑制circ_0000502或过表达miR-1231能显著降低HSC-3的细胞活力,提高细胞凋亡率(P<0.05)。与单独抑制circ_0000502比较,同时抑制circ_0000502和miR-1231后,HSC-3细胞活力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circ_0000502靶向负调控miR-1231能促进OSCC细胞HSC-3增殖,抑制细胞凋亡。Circ_0000502/miR-1231分子轴是OSCC的潜在治疗靶点。

  • 临床研究
  • 吴情, 王慧慧, 华洪飞, 张挺, 肖国岫, 徐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100-1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与自体骨混合,研究其对促进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全血离心制备 PRF,利用超声骨刀取自拔牙术区周围外斜线的自体骨,实验组为PRF混合自体骨, 将两者混合置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的牙槽窝内,随后覆盖PRF膜,严密缝合。对照组为单纯去骨拔牙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定骨缺损深度(osseous defect depth,ODD)变化以评价远中骨再生效果;通过临床术后症状严重度评定量表(postoperative sympotom severity scale,PoSSe)评价术后症状的严重程度;测定术后3、6个月时下颌第二磨牙远端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等以评价牙周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ODD在术后3、6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相对术前比较,实验组ODD平均减少3.99 mm,对照组平均减少2.77 mm;术后6个月相对术前比较,实验组平均减少4.22 mm,对照组平均减少3.47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PD、AL的比较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组与对照组PD和AL的比较中,术后6个月相较于术后3个月的PD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相较于术前,2组PD、AL的变化量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可能存在术后反应更大、术后的不适症状更多的情况,在感觉、疼痛等方面,实验组相对劣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临床与放射学评价证实,PRF联合自体骨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的骨修复有显著促进作用。

  • 朱东飞, 胡倩, 刘泽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106-1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共4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高危因素。调查因素包括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体质指数、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480例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23例,发生率为4.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性别、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体质量指数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饮酒史、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白蛋白水平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史、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白蛋白水平和手术时间为影响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 老年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饮酒史、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白蛋白水平和手术时间为其高危因素。

  • 口腔种植学研究
  • 詹璐, 杨雨菲, 罗依麟, 满毅, 屈依丽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110-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牵张成骨重建下颌节段性缺损术后进行数字化种植修复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分析,共纳入2016年10月—2021年8月间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收治的4例(共8个种植位点)应用输送盘牵张成骨术(transport disc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TDDO)进行颌骨重建术的患者,记录颌骨重建长度、种植位点牙槽嵴高度与宽度。种植前采用虚拟排牙进行以修复为引导的种植方案设计,对于对颌牙伸长的病例采用正畸压低的治疗方案。运用数字化种植外科技术于缺牙位点植入种植体。修复前对种植位点进行角化黏膜增量。每年复查,测量边缘骨吸收、探诊深度及角化黏膜宽度。结果: 患者随访时间为36~50个月。种植前,进行TDDO后颌骨重建长度为(23.65±61.11) mm;在理想种植位点,骨高度为(22.37±4.30) mm,可用骨高度为(21.25±3.78) mm,牙槽嵴顶宽度在牙槽嵴顶下1、2和3 mm处分别为(7.14±1.78) mm、(9.00±1.77) mm和(10.47±2.34) mm;随访3年,种植存活率为100%,种植成功率为87.5%。修复后3年,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探诊深度与角化黏膜宽度分别为(1.38±0.74) mm、(2.50±1.08) mm与(2.50±1.08) mm。结论: TDDO是重建下颌骨外形与功能的可行方案。以修复为导向的数字化种植外科与多学科治疗可实现种植修复的成功,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可维持健康。

  • 临床总结
  • 丁红忠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118-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使用自制囊肿引流管在治疗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12例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患者经自制囊肿引流管开窗减压术治疗,减压术后引流期维持6~20个月,测量减压术后病灶直径,评价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行二期囊肿刮治手术。术后随访12~60个月。结果: 影像学结果显示,开窗减压术后3个月,囊肿周围骨质出现再生改建,后期囊腔明显缩小,下牙槽神经管外形恢复。自制引流管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有效率为100%,二期手术后,本组资料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结论: 自制囊肿引流管制作简便,开窗减压术是治疗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束明阳, 胡玮玮, 朱晓琴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122-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变化与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2月,对103例接受原发肿瘤根治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2~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7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及术后1、7 d时抽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分析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影响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术前1周,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组相对于异常组,总生存时间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 d及术后7 d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正常组与异常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对于预测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综述
  • 毛映, 赵绿扬, 龙洁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125-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字医学和精准治疗的大量临床实践,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口腔临床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X线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是口腔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将其图像与AI相结合,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最终可借助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驱动分析算法来支持临床诊断和决策,可辅助建立合适的治疗计划。诸多研究表明,基于AI的程序系统性能非常出色,其准确性接近甚至超过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本文概述了AI在口腔颌面部X线及CT影像图像处理方面的现有应用及研究进展,以期为口腔疾病的预测、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 姜吉蕊, 郑章龙, 单铮男, 李生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129-1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自体牙移植是将健康无功能的牙移植到同一个体的另一拔牙窝或手术预备的牙槽窝中,从而恢复缺失牙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自体牙移植技术日渐成熟,但大量的临床病例和随访结果显示成功率参差不齐。为了掌握术前、术中、术后的操作要点,提高移植成功率,本文对自体牙移植近几年的文献进行回顾,为临床医生行牙移植提供指导与参考。

  • 病例报告
  • 胡永, 赵大勇, 叶金海, 江宏兵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32(2): 132-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4979.2022.0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上唇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临床少见,常表现为上唇黏膜下肿块,不易诊断。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上唇小涎腺的A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行放射治疗,随访2年无复发及转移。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上唇ACC的认识。